我们是专业的光伏能源存储设备制造公司,欢迎联系我们咨询任何问题
1. 引言 1.1. 智能微网的简要发展史 智能微电网并非无中生有,它的出现是为解决传统电网无法满足用户对能源的精确细化需求这一难题。21世纪初期,在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的几次大面积停电事故使大规模电力系统集中式发电的运行难度较大、难以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更高要求等弊端日益凸显。
微电网是集发, 配, 用电为一体的自治系统,构建了全方位新的的能源技术公平竞争体系,具有长期的技术, 经济, 环境和社会效益.本文首先从供电模式角度就交流,直流, 交直流混合3种形式微电
本文旨在系统阐述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规划理论,分析微电网接入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研究微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探讨智能配电网规划的优化模型和算法,以及微电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协同规划和优化运行策略。
冯宜伟 等 DOI: 10.12677/sg.2020.106034 314 智能电网 系统的参与,并导致电力系统从传统模式向交互式模式的转变。因此在考虑到发电、存储和负荷需求响 应的经济调度,文献采用一种多周期人工蜂群优化算法,将人工神经网络与马尔可夫链相结合,提出
概述了智能微网能源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智能微网中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不 确定性、多种能源的优化调度、经济可持续安全方位性,同时对智能微网能源管
微型电网即插即用理论研究-关键词:即插即用;微网;Multi-Agent 系统;即插即用模 型;协调控制1 引言微型电网(微网) 将一定区域内分散的发电资源 如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设备、微型燃气轮机 等(统称为微源)通过整流逆变装置同主网并联或孤 立
本文借助"能源路由器"、混合储能系统、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以及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技术对园区型微电网规划阶段展开分析讨论,综合目前国内外对微电网理论技术研究的成果
王彩霞,闵勇,等.微电网研究综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9):100-106. 一.微电网的技术特点 微电网的概念:分布式发电系统(DGS)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可提高能源供应可信赖性等优势,在配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微电网储能研究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各种储能方法都不能彻底面兼顾安全方位性、高比功率、高比能量、长使用寿命、技术成熟以及工作 温度范围宽等多方面的要求。由于微电网储能技术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储能技术发展还很不成熟,因此微电网 中的储能技术还有很大的研究前景和发展
组网运行以及并网控制策略,构建对应的微电网仿真平台,通过观察电压波动、谐波等电能质量特性验 证系统参数设计。该研究为微电网的实际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电网,静态参数,电能质量,仿真验证 Scheme Design and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未来微电网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微电网行业发展,大力推动微电网工程建设。目前,我国有200余个已经完工的微电网项目,在理论研究、实验室建设和示范工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基于合作博弈的复杂微电网本地电能调度方法,可构建策略激励来促使微电网之间进行局部电能交换,在确保整体效用最高大化的同时满足各自的电力需求 .当电能供应短缺时,用
首先,分析微电网运行控制的基本理论,研究微电网的结构组成,分布式电源接口逆变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微电网的基本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微电网中多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发电的动态数学模型,并设计相应的电力电子
在实现多种分布式电源稳定接入微电网的基础上,研究微电网的运行控制策略和运行方式转换.针对主从结构,对等结构和分层结构的微电网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运行控制策略.在分层结构
专题研究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 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 (简版报告) 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 2024年08月 电力圆桌项目 电力圆桌(全方位称电力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圆桌会议)项目于2015年9月启动,旨在紧扣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
文章浏览阅读1.1k次,点赞24次,收藏19次。本文探讨了使用一致性理论在孤岛微电网中设计分布式控制策略,以实现功率均衡、电压和频率稳定。通过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电压和频率补偿,提升微电网的可信赖性和稳定性。研究过程涉及理论建模、孤岛划分、控制策略设计和系统评估,最高后通过
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1微型电网即插即用理论研究谢清华,王鑫,郭佳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102206)摘要:即插即用是微型电网(微网)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基于电力电子和Multi-Agent系统(MAS)的控制技术,设计了即插即用模型。
文章浏览阅读588次,点赞10次,收藏18次。本文探讨了使用一致性理论在孤岛微电网中设计分布式控制策略,以实现功率均衡、电压和频率稳定。通过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电压和频率补偿,提升微电网的可信赖性和稳定性。研究过程涉及理论框架、孤岛划分、控制策略设计、通信协调及Simulink仿真实验。
摘要: 微电网是实现分布式电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其研究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因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种类繁多,运行模式多样,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已不能接近适用和满足微电网控制要求.《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理论与方法》旨在介绍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理论与方法,探究微电网多源协同控制
摘要:. 微电网是实现分布式电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其研究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因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种类繁多,运行模式多样,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已不能接近适用和满
摘要: 微电网旨在实现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灵活和高效应用, 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其研究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微电网构成及运行方式的复杂性, 针对传统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些分析与仿真方法不再彻底面适用, 需要发展更加有
微电网孤岛检测理论及方法研究-3微 电网的孤岛效应近几年,孤岛成为了电力系统研究界的新宠儿,即使提出微电网技术,但是孤岛依然是问题的核心。伴随着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在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孤岛运行越来越成为研究学者感兴趣的课题。由
本文建立了微电网的基本效用函数模型,考虑了微网内部的发电成本、售电购电收益以及平台提供P2P交易的服务费用等因素。该模型刻画了博弈双方的利益关系和策略选择。 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 本文采用非合作博弈理论研究微电网内部的电能交易和动态定价
母线结构建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通用模型。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和经济分析来研究微电网 的经济性,分析冷热电联供系统"以电定热"或"以热定电"的能效差异 。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多能微电网的 研究对象之一,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污染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