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途

分布式能源

摘要: 考虑到单一交流微电网与单一直流微电网在系统控制与便捷交直流负荷供电方面的不足,针对一种主从结构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将交流侧储能变流器设置为主控单元,联络变流器设置为从控单元。在分析系统各单元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功率平衡进行了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的研究。

多子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其中部分关键技术已在实际工程中落地应用。首先,针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稳定性问题,提出运用基于描述函数法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来分析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失稳和致稳机理,

一种新型模块化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拓扑优化设计及研究

微电网是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有效手段。针对微电网模块化接入及与大电网友好互动的设计运行需求,提出一种利用背靠背变流器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进行模块化封装组网拓扑,并研究了该拓扑多目标、多状态运行控制策略。

干货|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相关技术与工程应用

干货|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相关技术与工程应用. 2018-05-02 09:40 来源:新能源与微电网技术 作者:赵波 关键词: 微电网 并网型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收藏

孤岛与并网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电能管理及控制策略

在本文中,混合型交直流微电网是指同时包含交直流电能和交直流负载的微电 网。 根据电能和负载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以及交流和直流母线的配置方式,交流/直流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

首先阐述了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典型结构与主要特征;并重点基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层控制理念,从设备控制层、协调控制层以及能

基于交流恒功率负载特性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大信号稳定性判

摘要: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中,大量电动机负载和变换器负载由受闭环控制的电力电子设备连接交流母线,具有负阻抗特性,可视为交流恒功率负载.这些负载在大扰动情况下类似正反馈,会增强扰动信号,降低系统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微电网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储能单元是系统的惯性

敦煌现代智慧配电网光储充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EPC服

5 天之前4、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低压侧直柔光储充微网装置,4个对外接口:其中交流接口1个100kW AC-DC,光伏接口2个60kW DC-DC,储能接口1个50kW DC-DC,直流充电桩接口1个接入1台60kW直流充电桩,配有本地化监控系统1套。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的新控制策略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 双向功率变流器的新控制策略 唐磊 1,曾成碧 1,苗虹 1,徐伟 1,2,杨焰 1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字体:加大+|默认|缩小-(1.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墨尔本 澳大利亚 3001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规划设计与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直流负荷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及控制优势,能有效地克服以上困难.而在规划阶段,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如何更好地满足负荷需求,实现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基本架构

电力电子变压器对交直流混合微网功率控制的研究

电力电子变压器对交直流混合微网功率控制的研究-分享 加入自媒体 纠错 订阅 导读: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兰征、涂春鸣等,在2015年第23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针对应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ElectronicTransformer,PET),分析了并网和离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集成挑战、优化技术和控制策略综合评

本文讨论了关于混合微电网、交流和直流微电网的集成、其安全方位性和可信赖性、不同场景下的发电和负载管理优化、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有效管理、馈线的最高佳布置

光伏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离网(孤岛)模式双下垂控制Matlab

文章浏览阅读1k次,点赞11次,收藏13次。本文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伏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离网模式下的双下垂控制仿真模型,包括直流微电网、交流微电网及互联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在负载变化情况下,系统稳定运行并显示良好的波形

主从结构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综合控制策略

微电网目前已具有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3种具体形式,兼顾交流微电网与直流微电网优势特征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近年来备受关注 。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布式控制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具有运行灵活多变、传输效率高、经济成本低等优点,因此,研究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控制策略确保其安全方位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直流微电网技术与示范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柔性互联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据多种电源及负载接入的需要将多个交流或者直流网络通过灵活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点对点、环网、手拉手、并供等形态,这种多端柔性互联本质上改变了配电网络的原有形态和连通能力,带来了

融合多场景分析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时间尺度随机优化调度策略

内容提示: 第 46 卷 第 7 期:2359-2369 高电压技术 Vol.46, No.7: 2359-2369 2020 年 7 月 31 日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July 31, 2020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200532 2020 年 7 月 31 日第 46 卷 July 融合多场景分析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时间尺度随机优化调度策略 魏 斌,韩肖清,李 雯,郭玲娟,于 浩 (太原理工大学电力

电网电压不平衡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互联接口变换器分数阶滑模控

针对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交流侧电压不平衡时会产生交流电流负序分量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二倍频脉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流侧母线电压分数阶滑模控制以及交流侧负序电流抑制方法。首先,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电网电压不平衡时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互联接口变换器的数学模型,设计电压外环变

一种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功率协同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功率协同控制方法。背景技术随着基于光伏、风力、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dg)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整合dg技术的微电网技术日益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由于单纯的直流微网或交流微网无法满足

分布式能源

摘要: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 BIC)采用双向下垂控制存在惯性小、阻尼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BIC的改进型双向下垂控制策略。通过改进有功环,引入惯性环节和限幅系数不仅能够给系统提供惯性,减小负荷波动对交流母线频率和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