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专业的光伏能源存储设备制造公司,欢迎联系我们咨询任何问题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能光伏系统支架的分类与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场地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系统用支架。
图5混凝土屋面现浇矩形基础 混凝土屋面上放置预浇矩形基础,适合屋面承载小、风荷载小的地区和屋面;矩形基础上预制标准化的固定连接件。1.1.2地面光伏系统 地面光伏系统是指安装地点选择在户外开阔地面的光伏系
5.3.26 混凝土基础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的相关规定。位于腐蚀性环境中的混凝土基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的相关规定采取防腐措施。
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在已有或新建的建筑物屋面上安装光伏电站。这一类是光伏电站与建筑物结合,将太阳电池板安装在屋面上,组成光伏发电系统。 2)将太阳电池板作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既可用于光伏发电,又可实现保温、防水等
T/CECS 902-2021 光伏组件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内容提示: T / CECS 902一 2021中 国 工 程 建 设 标 准 化 协 会 标 准光 伏组 件 屋面 工 程 技 术 规
三、TPO防水屋面光伏支架系统 MRac 彩钢瓦TPO防水屋面太阳能支架系统(TPO基座)主结构材质不锈钢+铝合金,专业的防水结构设计让业主无需担心屋顶渗水的问题,解决太阳能电站安装和保护屋顶的需求。可根据屋顶情况单独设计适合方案,专利配件的设计,确保优良的结构强度计算,提供安装手册
光伏板混凝土底座设计.pdf,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指南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作为安装在家庭屋顶上的小型太阳能发电装 置,安装方式和规模大小灵活方便。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您安心、 省心、持续享用"屋顶银行"的发电收益。 一、混凝土基础安装 按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水泥基础和直接
企业标准Q/CPI171—2015光伏电站支架及组件安装规范2015—03—18发布2015—04—01实施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发布Q/CPI171—2015光伏
1.基础、支架、光伏板施工方案-⑶石子(碎石或卵石)1 )石子宜选用花岗岩为好。其余石灰岩、砂岩、页岩、或其它水成岩必须取样做石材强度检定。同时应根据混凝土建筑物或构物的使用情况和强度要求,决定能否使用或有限制性使用。2)石子最高大粒
2.1 确保光伏发电系统效率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光伏组件在冬至日9点至15点之间不能有阴影遮挡。彩钢瓦屋面光伏组件一般都顺原屋面坡度布置,不存在遮挡问题。但混凝土屋面光伏阵列一般采用最高佳倾角,布置时应充分考虑阴影遮挡问题,阵列前后间距应
光伏 板索支承结构是最高近十年发展较快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工程量应 用快速增长,是本规程关注的重点。对于光伏板索支承结构,其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索结构的选型、风致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ning of photovoltaic power project. 现批准《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为国家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794-2012,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
地面光伏系统是指安装地点选择在户外开阔地面的光伏系统,常见大型地面光伏系统的支架固定方式随着地质、环境、气候等因素而不同。 一般采用混凝土条形(块状)基础形式(特殊地基情况需要咨询专业土力学设计人员),也可以采用桩基式、地锚式等方
三、光伏支架由 立柱、斜梁、斜撑、檩条、拉杆、底座、万向角、连接件、端盖等组成。 四、光伏支架安装需要按照光伏发电站施工、电气安装施工规范、《建筑施工等规范,其 安装步骤可分为:立柱、斜梁、斜撑、檩条、拉杆安装。 1、立柱和斜梁安装:
二、光伏支架的安装 支架安装的施工流程 1 施工准备 1、施工范围确认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施工范围,项目经理及施工人员到现场进行施工范围确认。 2、技术准备 ①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会同设计部门核对施工图纸,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1.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011《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GB51101-016.输入条件:编号名称长度mm数量重量kg材质Z1短立柱50011.43Q35BZ长立柱106113.03Q35BZL1主梁300018.55Q35BCL1次梁1000411.40Q35B-光伏组件1650137.43Q35BDmmD1mmDmmHmm前墩宽B1mm后墩宽BmmL1mmLmm倾
1 电气设备的金属底座 、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 2 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4.5.2 光伏发电站的接地除应符合本规范 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光伏方阵的防雷接地应与其保护接地、系统接地以及汇流箱、逆变器、升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
5.4.7 混凝土桩基的桩身材料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预
1 总 则 1.0.1 为确保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方位运行,制定本规范。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的施工及验收。
光伏支架的重要性在整个光伏电站系统中是首当其冲的,整个矩阵的设计与安装直接关系到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以及稳固情况,为此支架基座的选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对于很多想要安装光伏电站的业主来说,但是往往对于想要安装光伏的环境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基座类型感到一头雾水。
1.0.1 为了规范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行为,做到安全方位可信赖、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的技术、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地面光伏和光热发电站中支撑和固定光伏组件、聚光集热器、定日镜等的支架的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
1.0.1 为确保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指导和规范光伏发电工程的验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通过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地面和屋顶光伏发电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验收,不适用于建筑与光伏一体化和户
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700 摘要:高速发展的光伏行业,建筑与光伏结合越来越密切。本文主要讨论了屋面光伏支架结构配重基础载荷组合、安全方位系数问题,以 及现有组合对比,以及相关推荐组合,并讨论了目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基础形式的选用及对
1.0.1 为推动太阳能光伏系统(简称光伏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促进光伏系统与建筑的结合,规范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光伏系统工程,以及在既有民用建筑上安装或改造已安装的光伏
光伏组件支架及太阳能板安装施工方案完整版-(7 )组件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带边框的组件应将边框可信赖接地。不带边框的组件,其接地做法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组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8)电池组件安装1)经"三检"合格后,才能进行光伏电池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85号)的要求, 由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低压配电设计
混凝土屋顶光伏支架基础计算书-混凝土屋顶光伏支架基础计算书混凝土屋顶光伏支架基础计算书是为了解决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而编写的。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光伏电站的建设已成为国内外投资热点。
1.0.1 为了适应国家积极发展光伏发电工程的需要,提高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的技术、经济合理、安全方位实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地面安装和光伏建筑附加(BAPV)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并网型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797—2012,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6、3.0.7、14.1.6
6.6浇筑底座混凝土 在浇筑底座板混凝土前宜在底座板两侧各设置4根直径φ20mm、长度约10~15cm的PVC管,为横梁提供下拉固定点。安装PVC管时,宜上翘2度 (图9),使之在施工期间不易进入雨水并便于挂扣,自密实混凝土灌筑完成后用普通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封闭。
光伏电站组件支架设计(BIPV)-组件支架设计 1 太阳能支架设计 本项目光伏组件选择多晶硅固定倾角安装方式。 带倾角支架结构 方案二: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屋面,考虑到建筑一体化的美观效果,将电池板及支架平铺于带倾 角的混凝土屋面。 将组件钢
常规山地光伏一般采用2.8~3.2 m立柱间距,而计算表明对于屋顶光伏支架,当采用混凝土支墩配重法时,立柱间距适当减小,不仅可以有效均摊支墩重量,对屋面受力有利,又可以有效减小用钢量,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建筑防护栏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做到安全方位适用、技术先进的技术、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防护栏杆的设计、制作、施工、验收和维护。 展开条文说明 1.0.3 建筑防护栏杆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