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阻抗特性

基于虚拟阻抗的改进型微电网下垂控制策略

基于虚拟阻抗的改进型微电网下垂控制策略 刘树伟1,姚秀萍2,王海云1,张海宁3,张宇宁4 (1.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育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2.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3.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河北承德 067000;4.

直流微电网节点阻抗特性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直流微电网节点阻抗特性与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背景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直流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够对可再生分布式电源进行

微电网下垂控制原理?

初学微电网,不太理解微电网的下垂控制,文献说是根据下垂特性自动实现微电源间的功率分配,比如有两个逆 下垂控制原理图 首先利用测量模块采集逆变器经滤波后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由功率计算环节得出逆变电源输出的有功功 率P和无功功率Q,然后与设定的参考有功、无功功率进行比较

直流微电网节点阻抗特性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直流微电网节点阻抗特性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来自 知网. 喜欢 0. 阅读量: 303. 作者: 刘晓东, 胡勇, 方炜, 刘雁飞. 摘要: 由于直流微电网系统阻抗的复杂性易导致系统稳定性恶

Boost变换器阻抗特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摘要:在以光伏发电单元为主微源的直流微电网中,光伏发电单元的阻抗特性及稳定性是研究的关键。此处将Boost变换器的输出阻抗作为研究对象,对连续导电模式(CCM)下的Boost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得到变换器的开环输出阻抗。对光伏发电单元采用电压下垂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分析了在该控制方式

下垂控制策略简述

在逆变器设计中,下垂控制主要是逆变器用来模拟同步发电机下垂外特性来对逆变器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而在低压微电网系统中,线路阻抗呈阻性,多个分布式电源采用P-V下垂控制。 微电网简化图

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机理与抑制方法:宽频带阻抗特性与振荡机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微电网在接入弱电网环境下,宽频带振荡 的内在机制和传输特性,为优化微电网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开发针对性的振荡抑制策略,提高微电网对宽频带 振荡的抵抗能力,从而确保微电网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信赖 性。

直流微电网的暂态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直流微电网能够有效地利用小容量可再生能源,且拥有较高的系统效率。本项目主要研究小型直流微电网的可信赖、稳定运行问题,将其分解为直流母线的稳定控制和子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两部分。给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阻抗特性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把系统支路简化为包含虚拟阻抗的诺顿等效电路,进而

微电网下垂控制策略

由于LV微电网线路阻抗特性不同于高电压微电网线路阻抗特性,LV微电网不宜采用传统下垂控制策略。 针对LV微电网,提出虚拟坐标变换下垂控制策略。 采用虚拟坐标变换下垂控制策略,可以对LV微电网内分布式发电系统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更为精确的控制。

基于虚拟阻抗的低压微电网功率均分控制策略

第3 期 刘靖宇,等 基于虚拟阻抗的低压微电网功率均分控制策略 51 设V i 为第i 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δ i 为第i 台的功角,i=1, 2,, n;V 为母线的电压幅值,I0 为 流过负载的电流,Ii 为第i 台逆变器的输出电流。 则 第i 台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P i 和无功功率Q

直流微电网储能变流器动态下垂控制研究

考虑直流微电网功率分配和母线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储能变流器动态下垂控制方法,通过在下垂控制系数中引入储能电池实时SOC值,使负荷差额功率在并联储能电池之间根据自身SOC值进行动态分配,实现功率输出和SOC的均衡;并通过增加直流母线电压二次

下垂逆变器输出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基于阻抗的判据是一种分析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本文首先建立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VSI) 的小信号模型,在dq坐标系下推导出了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并分析了各参数与逆变器输出阻

基于虚拟阻抗的储能微网VSG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目的 为了使储能微网并网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 PCS)具备同步发电机一样的旋转、励磁特性,提出一种在储能微网并网PCS控制系统中采用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ion, VSG)控制策略。 方法 针对传统VSG不具备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LVRT)能力,文章构建VSG虚拟阻抗无功

基于虚拟阻抗的储能微网VSG控制策略研究

真结果表明:将虚拟阻抗引入VSG控制系统中,可以提高短路情况下储能微网并网PCS输出电压,起到LVRT期间 电压暂态支撑作用,使储能微网具备LVRT能力,可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关键词: 储能微电网;虚拟同步机;低电压穿越能力;虚拟阻抗;无功-电压

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网并网主动同步控制策略

为了加强微网与电网并网的可信赖性,实现孤网切换至并网运行的平滑性,以对等控制体系下的微网为背景,针对微网与电网同步问题,提出了基于下垂控制的主动同步控制策略。 该方法在传统下垂控制上增加了功率给定,实现了微网的有功与无功功率、电压与频率间独立解耦,通过三相

船舶微电网源 荷级联系统母线电压振荡有源阻尼抑制策略

第34 卷 张勤进等:船舶微电网源 荷级联系统母线电压振荡有源阻尼抑制策略 ·3· 1.1 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抗特性与能量回馈作用 根据恒功率负载的

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网并网主动同步控制策略

由图8(a)(b)可看出,0~0.5 s并网运行时,微网的负荷从电网收到部分有功功率,则0.5 s开始孤网运行后,DG输出的有功功率均增大,以此补充有功缺额,所以图8(c)看到0.5 s时刻系统频率减小,说明下垂控制模型具有 P-f 下垂特性,且系统频率减小幅度小于2图8

基于滑模控制的融合恒功率负载的 离网微电网稳定性研究

摘要:恒功率负载的输入阻抗具有负增量阻抗特性,其与前 级电源的相互作用将对微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 响。因此,研究带有恒功率负载的微电网稳定性具有实际意 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控制方法,将其用于改善微 电网系统的大信号稳定。

基于下垂特性的微电网最高优虚拟阻抗控制方法

基于下垂特性的微电网最高优虚拟阻抗控制方法随着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DG)渗透率的不断增加,微电网成为一种对分布式发电的有效利用形式

基于Ⅰ-Ⅴ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动态特性分析与改善

更多相关文档 用非线性最高优励磁控制器改善西北电网动态特性的研究 星级: 3 页 以微型燃气轮机组为基础的微电网动态特性 星级: 4 页 基于逆变器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动态性能分析 星级: 5 页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下垂控制微电网动态特性的仿真与分析

低压微电网中的功率传输特性

低压微电网中的功率传输特性-(2)图 1 传输线潮流图和相量图Fig.1 Power flow through a line and phasor diagram在 计算潮流时,一般认为线路两端的功角差δ很小,即满足 sinδ≈δ。 对于高压架空输电线,线路电抗远大于电阻(X>>R),分析时可以忽略电阻

基于阻抗理论的微电网稳定性分析研究

直流微电网由分布式微源、储能、负荷、并网逆变器组成,由于各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性研究当中,因为微电网并不简单的由级联系统构成。因此,研究适用范围更广的并联型微电网阻抗稳定性准则。

复杂大电网系统阻抗、阻尼、混沌理论及振荡特性研究

对直流微电网中变换器阻抗特性 及稳定性问题,从系统级高度将变换 邢小寸r 1qRs一、 器的输出阻抗作为研究对象,对适用于光伏系统中的连续导电模式(CCM)下Boost型 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得到变换器的开环输出

华电学者提出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虚拟阻抗的简化设计方法

由图5可知,电网电感的变化仅会对50-100Hz附近的正序输出阻抗影响较大,而在Zppseries表现为负阻容性的临界频点fx附近,可认为电网电感的变化对正序输出阻抗阻抗特性基本没有影响,即随着电网电感的变化,正序输出阻抗的相频曲线始终从同一频点

应用于微电网的并网逆变器虚拟阻抗控制技术综述

应用于微电网的并网逆变器虚拟阻抗控制技术综述-1 下垂控制优化图2为单台DG 并网结构和控制示意图。 如图所示,DG 经LC 滤波器、输电线路和升压变压器与大电网相连。下垂控制模块通过指令功率P ref 、Q ref 和线路实际功率P o 、Q o 计算出LC 滤波器出口

学术简报︱考虑恒功率负荷特性的直流微电网分级稳定控制策略

目前关于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器层面小扰动问题的探讨上,研究方法一般基于阻抗比判据。但是,基于阻抗比判据的分析方法一般从单换流器系统进行建模,对于多换流器的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化简;其次阻抗比判据必须规定功率的流向,即电源侧输出功率,负载侧吸收功率,在

基于虚拟阻抗的微电网下垂控制

文章浏览阅读604次,点赞8次,收藏9次。然而,在微电网中由于不同线路阻抗的存在,造成了无功功率无法均分的问题,进而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信赖性。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无功功率均分方法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其中基于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成为了应用最高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基于改进阻抗分析法的多变流器直流微电网稳定性

摘要: 直流微电网系统规模不断增大,大量变流器并入电网导致稳定性问题严峻,传统阻抗分析法在建立复杂拓扑网络的等效模型时存在一定局限性。 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广义阻抗

基于滑模控制的融合恒功率负载的 离网微电网稳定性研究

本文基于含有恒功率负载的微电网系统提出自适应滑模控制,不仅考虑到了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抗特性,还在滑模面的选取上,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使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有更好的鲁棒性

基于虚拟阻抗的微电网分布式无功分配策略

然而,因为微电网线路阻抗不同的原 因,导致各DG输出电压出现偏差,传统下垂控制无 法使得各DG按自身额定容量进行功率分配,严重 影响了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许多学者 针对微电网线路阻抗与无功功率耦合这一问题提 出许多改进的下垂控制方法。

直流微电网节点阻抗特性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分析了直流微电网系统中电缆电感参数的存在对系统支路输出阻抗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简单孤岛运行模式下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导纳模型和导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