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专业的光伏能源存储设备制造公司,欢迎联系我们咨询任何问题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 孙尚驰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乳源供电局 广东韶关 512700 乳源作为山区农村电网的典型代表,具有"源-网-荷"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其中电源分布具有"小密多绿"的特点,平均每座电站容量2000千瓦,每7.3平方公里1
摘要: 针对由多个可电能互供的微电网组成的互联微电网规划配置问题,文中利用博弈论非合作协同优化机理,建立基于运营交互情形的互联微电网规划建设非合作博弈模型。该模型以分属不同主体微电网为博弈参与者,各参与
近日,浙江宁波第一个高山光储协同微电网项目正式投运。系统投运后,会自发余电上网。与此同时,内蒙古电力集团第一个"源网荷储"微电网示范项目也于近日在额济纳旗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具备独立运行能力、低短路容量、泛电压等级、广覆盖范围的"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项目。
摘要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微电网技术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阐述了微电网的概念及基本特点,介绍了当前微电网的研究现状与最高新进展,阐释了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三种类型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并梳理总结了微电网的规划设计方法。
建设具备自主调节能力的小水电中压微电网,国内没有成熟经验和相关技术标准可资借鉴,其中尤数调度控制系统设计挑战性最高大。 面对困难,云浮供电局以党
微电网技术是解决大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有 效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 中国的小水电 资源丰富!但目前针对含小水电的微电网规划研究 甚少!需要加深小水电型微电网的研究" 由于小水 电和风电功率在年时序上呈互补特性,!.!因此!规
微电网规划设计是微电网经济运营的前提#目的是通过充分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环境友好性分析#结合精确的电力负荷预测''特定的系统规划目标及运行约束条件#建立完整的规
1. 电网运行存在问题 一、电源稳定性不高跳闸多 必背线路接入于110kV横溪电厂,使用其厂用电出线,于2002年9月投运,装接变压器容量达9050kVA,水电装机容量达7520kVA。由于水电渗透率较大,线路运行受丰水期和枯水期影响较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能源〔2024〕1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有关电力企业: 配电网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小水电是指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农村电气化建设,小水电建设点亮了山区县城和乡村,农村电网得以形成,可以说小水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5个省"十二五"期间新增小水电超过规划装机容量,8个省有930座小水电未经环评即开工建设,6个省在自然保护区划定后 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预知农村小水电
偏远山区中压配网规划建设困难,导致地区网架薄弱,供电质量较差.以典型地区为例,分析10kV电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及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情况和发电能力;根据
智能电网下现代城市电网规划研究,引言:城市配电网要走向智能化道路,离不开智能电网的全方位新的技术,同时也有赖于网架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提升供电的安全方位性和可信赖性。在当前城市配电网智能化道路上,运用全方位新的技术,进一步合乎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指标,使电力系统运维效率得到有序提升
1 微电网对小水电改造的意义 微电网是规模较小的分散的独立系统,它采用了大量 的现代电力技术,将风电、光伏发电、燃气轮机、小水电、 柴油机、储能设备直接接在用户侧。 基于微电网进行小水电改 造,可以方便扩充多种类 型分布式电源和用户。
首先提出微电网典型结构模式方法,包括微电网内部电气接线网络结构,交直流供电制式,分布式电源所在位置等等.分别从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和交直流微电网三个方面出发,对微电网的电压等级,接入容量和具体网架结构的选择进行研究,比较各类结构模式的应用场合
小水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微电源,容量在25MW及以下,分布广泛、灵活。但是,与其他微源相比,小水电一般与输电线路直接相连而不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另外,小水电在大部分情况下与配电网并联运行,少数情况下孤网运行以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当小水电并网运行时可能导致微网内潮流双向流动
本文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布式光伏与梯级小水电互补联合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以梯级水光蓄互补联合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针对梯级水光蓄互补联合发电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与智能调度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为解决梯级
南方电网广东云浮供电局(以下简称云浮供电局)电网规划人员走进象窝山所属供电辖区,实地掌握当地电源出力、网架结构、负荷构成、水文记录等第一名手数据,并与系统内科研机构多次思想碰撞,最高终决定通过构建"源(水电)—网—荷—储"微电网解决上述